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HC評說:"杜拉克:百歲老天使教你的智慧" (詹偉雄)


有沒有金腦袋猜得到這句中國諺語
A Chinese proverb states the obvious when it says, “Wisdom
does not depend on age; a man of a hundred may be full of empty
talk.”

Ken Su: 《出曜經》卷13〈12 沙門品〉:「所謂長老,不以耆年,
    形熟髮白,蠢愚而已。」(CBETA, T04, no. 212, p. 680, a10-11)。

  這本佛經說:「不是年紀大,就能稱賢,
  只是體態衰老、頭髮禿白的愚蠢的人而已。」

我猜Miao真正懷疑的,是有人會向《出曜經》這麼冷門的典籍取經。

用"智慧 百歲"

《王鼎鈞專欄》百歲人瑞的智慧- 世界新聞網

www.worldjournal.com/.../article-《王鼎鈞專欄》...

Translate this page
Oct 4, 2015 - 錢鍾書教授1998年去世,13個年頭以後,錢夫人楊絳女士百歲稱瑞,文匯報訪問她,尊為先生。我想起來,當年一位女權運動家憤憤不平的說,男人 ...


(評說在2015.11.18 "漢清講堂" YouTube)

杜拉克:百歲老天使教你的智慧|財經時事|即時|天下雜誌



杜拉克:百歲老天使教你的智慧


精華簡文

瀏覽數

28037

作者:詹偉雄 2011-04-28 Web Only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6916


彼得.杜拉克一百歲了,這位已在天國的傳奇管理學家很難預想到:半世紀前他為美國大企業所作的診斷,如今卻意外也恰好地──成為解析台灣經濟轉折的一組透鏡。





杜拉克之所以會成為「傳奇」,不是沒有原因:他是第一個把「管理」概念帶上商學院知識系譜的人;他是第一個預言「日本崛起」的西方知識人;他是第一個提出並發展「社會責任」的管理學者;他也是第一個創立「EMBA」學程的發明者……。

而最大的傳奇則是他活得夠久,九十六年的光陰裡,他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美國經濟大蕭條、巨型企業的誕生、科技的爆炸、由印刷媒體到電視到Internet的「媒介革命」,以及由「工業人」到「知識工作者」的典範轉移。

誕生於世紀末維也納,他博學強記的另一面,得歸功於一生中的閱人無數,包括父母叮囑他好好記住「與他握手這一天」的歐洲「最重要的人」佛洛伊德、在英國劍橋反向啟蒙他關心「人的行為」而非「商品的行為」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專業經理人」美國通用汽車總裁史隆、提出「媒介即訊息」的傳播社會學天才麥克魯漢,而其中一位不起眼、但卻至關重要的一位學者則是匈牙利籍的經濟社會學家卡爾.博蘭尼(Karl Polanyi):自從一九二七年起參加博蘭尼主編的一本雜誌編輯會議起,杜拉克一生的工作歷程便如同博蘭尼志業的翻版:關心「工作者」抉擇經濟行動時的意義和價值問題,並且發筆為文,透過報章雜誌宣揚他的理想社會構想。





這也是他的另一個傳奇:身為管理學者,但他對二十世紀以「量化」數字、競爭與征服為知識軸心的主流商學論述不以為然,相對地,他更關心經理人和勞工在工作過程中所獲得之「意義感」、「成就感」、「存在感」與「社會網絡」之支持所衍生之「責任感」,「酬勞或升遷這些『保健因子』,對員工而言不一定特別要緊,甚至只能激勵少數,成就、貢獻和責任──這些才是最重要的動機和誘因」,《企業的概念》一書,更詳細報告了杜拉克深入通用汽車經營現場兩年,所捕捉到的高階經理人管理思維和精神風貌,一出版便成為美國社會暢銷書。

他認為「企業」是人類組織中最有力量的,因而其自身的健康與新陳代謝非常重要(這也是他另一本名作《創新與創業家精神》的內容核心);企業的組織是由「人」所構成,如果企業經營出了問題,那通常不是人們的惡意,而是由於觀念、思維的落伍和溝通的不效率。在他的晚年,「知識工作者」成為他著述的核心,這雖然是日本學者野中郁次郎所提出的創見,但唯有透過杜拉克的詮釋和演繹,「知識經濟」方才走出抽象世界,成為一個可感、可知、有畫面的生活場景。

上世紀八○年代,台灣工商社會開始認識杜拉克,多半是看重他關於「績效」的論著,當企業開始進行國際化,如邁可.波特的策略學者於商管智識市場崛起,辛辣生猛的企業教案也逐步取代學者式的叮嚀,成為企管學院教學的新主流。

隨著台灣(於美國之後)進入後工業社會,杜拉克也重新回到了台灣上空:我們同樣開始遭遇政府失能,企業家也開始被認為是「社會裡唯一有能力的人」,然而,這些企業家是否能具有「超越首富虛榮」的眼界和責任感,則是令人嚴重期許的;在台灣企業的組織裡,新進員工逐漸比他的主管擁有更多樣化的才能,如何讓「創意」繁榮開來而非被壓抑,也變成所有管理者的新責任,然而,這時代的管理者究竟是「恐懼」或者是「迎向」這威脅於他們存在的新風險,更是一種「杜拉克式的挑戰」。

唯一可確定的是:當年杜拉克為美國企業探索的那些本質問題,將成為台灣企業接下來魂縈夢繞的價值選擇課題,這位一百歲的老天使,他對我們的影響,才剛剛要開始。(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數位時代》月刊總主筆,本文轉載自2009-11-20中國時報)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6916#sthash.em6FShWI.dpu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