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社會生態學家 Peter Drucker: The Ecological Vision: Reflections on the American Condition《恐懼與顫抖》 "Fear and Trembling" (1843) by Soren Kierkegaard; Essay by Peter F. Drucker, "The Unfashionable Kierkegaard" .




Peter Drucker未能將齊克果的生命的學問寫入他的管理學系統。

Hanching Chung
2015.10.14,我在紀念W. Edwards Deming的講座上要談 Peter Drucker 與Dr. Deming 在紐約大學商學院的交往。
Peter Drucker 生前出書約40本,有早年傳記《旁觀者》。不過我認為1993年出版的The Ecological Vision 《社會生態學的靈視》也很可以看出他的本色: Peter Drucker自稱為一位社會生態學家,詳下。
他19歲在實習時讀了齊克果的書,影響他一輩子:他一輩子致力於社會層次的論述還不完整,因為人有其存在層面、精神層面和個人層面。他寫該章是要肯定希望。
The Ecological Vision (1993)第8部的引言。它說一輩子的文章探討的是社會。不過他18-19歲,1928年在工讀時,讀到齊克果《恐懼與顫抖》,醒悟到人還有更基本的「存在」的維度。他「希望」在他一輩子成功的「社會」方面的論述之後,還可進而指出其理論的限制。



Peter Drucker: The Ecological Vision: Reflections on the American Condition

Fritz Mauthner、1849年11月22日 - 1923年6月29日 的《語言學批判》


 美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國家?許多人都對這個問題充滿好奇,有人認為美國是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度,有人欣賞美國先進的科學技術,有人嚮往美國多元的文化藝術。面對如此豐富多彩的答案,我們如何才能讀懂美國?世界級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從政治、經濟和管理學角度入手,解讀美國社會發展和美國民眾生活中的各種現象,為我們認識美國打開了新的窗口。本書共有14篇文章,皆是彼得·德魯克在20世紀中期到20世紀90年代發表的,前後跨越40餘年。通過閱讀本書,能夠讓我們更加懂得美國社會和美國民眾,並且更深入地了解美國社會組織的形成發展、企業的經營管理、民眾的政治意識、中產階級的生活等情況。在生態社會學視野下,重新思考、深度認識美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

章節目錄



序言

第一卷美國經驗

本卷序言/

第一章美國本質關乎政治/

第二章卡爾霍恩的多極主義/

第三章亨利?福特:最後的平民黨人/

第四章IBM的華生:遠見/

第五章美國一致性之謎/

第二卷社會層面的經濟學

本卷序言/

第六章美國政治的經濟基礎/

第七章經濟理論的困窘/

第八章利潤的妄想/

第九章熊彼得與凱恩斯/

第十章凱恩斯:作為一個神奇系統的經濟學/

第三捲管理的社會功能

本卷序言/

第十一章管理的角色/

第十二章管理:成功引發的困境/

第十三章社會革新:管理的新維度/

第四卷為什麼社會不充分

本卷序言/

第十四章   不入流的克爾凱郭爾/

後記/

作者簡介


   
彼得·F. 德魯克,管理學科的開創者,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學之父”, 他稱自己是“社會生態學家”。他的思想被傳播到了130多個國家,對社會學和經濟學的影響頗為深遠,其著作架起了從工業時代到知識時代的橋樑。1909年德魯克生於維也納的一個書香門第,1931年獲得法蘭克福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1937年移居美國,一生以教書、著書和諮詢為業。2005年11月11日,德魯克在加州克萊蒙特的家中溘然長逝,享年95歲。他著述頗豐,包括《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務、責任和實踐》、《旁觀者》等幾十部著作,以30餘種文字出版,總銷售量超過600萬冊。他還曾7次獲得“麥肯錫獎”,2002年6月,獲得當年的“總統自由勳章”,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20世紀80年代,德魯克的思想被引入中國,2004年,德魯克管理學全面進入中國的管理教育領域。

書摘插圖




序言
本書收錄的文章寫作時間的跨度超過了40年。最早的一篇《凱恩斯:作為一個神奇系統的經濟學》發表於1964年;而最近的一篇《後記:一位社會生態學家的反思》是專為本書而寫,成於1992年。這些文章都保留了當時的原貌,只是個別篇章的題目有所變動。雖然所涉甚雜,但皆有一個中心思想,那就是“關注社會生態學”,即人為環境。每篇文章或是探究人與社會的互動,或是思考人與社區的關聯。這些文章皆欲以經濟、技術及藝術作為社會經驗之維度與社會價值之體現,但它們都不是理論性的文章。最接近理論的兩篇是《管理的角色》與《信息、通訊與認識》(見《變革中的管理》),前者試圖將管理理論呈現為社會組織的特殊社會功能,後者試圖將信息看作是同時包括邏輯和認知兩個方面,即通訊與理解。但這兩篇,亦不能算是“純的”理論。即便是那些很“實際的”、討論“具體措施”的文章,也有其理論基礎,抑或說理論維度。所有文章都是散文風格,我希望讀者能夠輕鬆閱讀。
彼得·德魯克書摘: 第一卷 本卷序言 這一卷的前三篇文章:《美國本質關乎政治》、《卡爾霍恩的多極主義》以及《亨利·福特:最後的平民主義者》是我為暫定名為《美國經驗》一書所做的準備。我曾計劃出版好多書,但是這其中的大部分我並沒有沒動筆去寫,或是沒有寫完。《美國經驗》計劃包括20余章,除第一章外,每一章講述一個典型人物,例如卡爾霍恩或福特。每一章展現並討論一種獨一無二的美國特質、價值觀,或者說是一種思想。而美國民眾往往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這樣的價值觀,影響著他們對社會、經濟、政府和政治的認識。例如,第二章將談到喬納森·愛德華茲,他是北美殖民時期最後一位偉大的清教牧師、美國最偉大的神學家,同時他也是最先提出美國式的國家與教會關係。與愛德華茲同時代的歐洲人,在18世紀啟蒙運動的影響下試圖將國家和獨掌大權的教會分離開來,以保護國家。而愛德華茲主張的分離卻是為了保護宗教免受政府和政治的侵害。這可以說明為什麼在美國沒有產生反教權論,並且在發達國家中只有美國成為特例,能夠具備最世俗的政府,同時也有著最具宗教色彩的社會。書的最後一章原擬題為《林肯:我們的信仰》,準備討論一下這樣一個事實及其意義:在所有的國家中,美國將一位政治家作為大眾敬仰的人物。 這本書一直也沒能完成,因為我對不斷多極化的社會中新型社會組織的興趣越來越濃厚,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這其中首先當然是工商企業以及在新的社會功能下對於這些機構的管理。但是對於剛才討論的主題我從未失去興趣。這一卷的最後兩篇文章雖是多年之後完成的,但是也談的是美國經驗——關於美國社會和美國政治的社會學。








  Peter Drucker先生的存在的維度: Soren Kierkegaard 齊克果
One of the most knowledgable and also influential management theorists, the famouis, late Peter Drucker, had a few sentences as follows, which revealed his true diciplines: a multiple-diciplined philosopher:

For Kiekegaard, human existence is possible only in tension--in tension between man's simultaneous life as an individual in the spirit and as a citizen in society.

Essay by Peter F. Drucker, "The Unfashionable Kierkegaard" .



先生的這段引言出自Peter Drucker 先生1993的書:The Ecological Vision: Reflections on the American Condition (GOOGLE BOOKS可讀它) 。中譯《管理的新角色: 社會生態學視野下的美國 》北京:華夏,2011。翻譯多不附原文,所以末章章名為《 不入流的克爾凱郭爾》,英文為 The Unfashionable Kierkegaard,"無法......

8部的引言它說一輩子的文章探討的是社會不過他18-191928年在工讀時讀到齊克果恐懼與顫抖醒悟到人還有更基本的存在的維度希望在他一輩子成功的社會方面的論述之後還可進而指出其理論的限制

我第一次翻這本書時是在日本東京Okura大飯店的書店因為想省點錢沒買它很可惜如果沒記錯本書是少數沒漢譯的作品之一


路加福音 (Luke ),第 14 章,25/26節:(有許多群眾與耶穌同行,耶穌轉身向他們說:)
「如果誰來就我,而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門徒。27不論誰,若不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在我後面走,不能做我的門徒。28你們中間誰願意建造一座塔,而不先坐下籌算費用,是否有力完成呢﹖29免得他奠基以後,竟不能完工,所有看見的人都要譏誚他說:30這個人開始建造,而不能完工。31或者一個國王要去同別的國王交戰,那有不先坐下運籌一下,能否以一萬人,去抵抗那領著兩萬來攻打他的呢﹖32如果不能,就得趁那國王離得尚遠的時候,派遣使節去求和平的條款。33同樣,你們中不論是誰,如不捨棄他的有一切所有,不能做我的門徒。34鹽原是好的,但如果連鹽也失了味道,要用什麼來調和它呢﹖35既不利於土壤,又不適於糞料,惟有把它丟在外面。有耳聽的,聽罷!」






"Faith is the highest passion in a man. There are perhaps many in every generation who do not even reach it, but no one gets further."
--from "Fear and Trembling" (1843) by Soren Kierkegaard
Now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s leading psychologists and philosophers, Kierkegaard was among other things the harbinger of exisentialisim. In Fear and Trembling he explores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ddressing the question 'What is Faith?' in terms of the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God. But this difficult question is addressed in the most vivid terms, as Kierkegaard explores different ways of interpreting the ancient story of Abraham and Isaac to make his point. Søren Kierkegaard not only ­trans­formed Protestant theology but also anticipated twentieth-century existentialism and provided it with many of its motifs. Fear and Trembling and The Book on Adler–addressed to a general audience–have the imaginative excitement and intense personal appeal of the greatest literature. Only Plato and Nietzsche have matched Kierkegaard’s ability to give ideas so compellingly vivid and dramatic a shape. Translated by Walter Lowrie.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Peter Drucker on Asking the Wrong Questions;批評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 the Banality of Evil


Peter Drucker 批評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 the Banality of Evil
在【旁觀者】(頁289),廖月娟將 the Banality of Evil翻譯為"罪惡的平庸無奇"。
Peter Drucker認為這真是"最不恰當的語詞"。她對於"大罪人"還抱著浪漫的幻想,並深陷其中。(接下來,Peter Drucker 引用莎士比亞的Othello和Macbeth兩劇;【旁觀者】中譯只注前劇) 世上不是有相當多的Iago--平庸無奇卻患下滔天大罪的人?像Lady Macbeth那樣的,則是少之又少。

『執筆之時,正值德國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108歲誕辰,我在佔領的旺角街頭中看過有人貼起印著她頭像的宣傳單張,粗略地闡釋了她最為著名的「平庸之惡」這個概念。

Eichmann, the Banality of Evil, and Thinking in Arendt's ...

https://www.bu.edu/wcp/Papers/Cont/ContAssy.htm

Eichmann in Jerusalem (2) was originated when Hannah Arendt went to Jerusalem in order to report, for The New Yorker, on the trial of Otto Adolf Eichmann,  ...
___

Amor Mundi 10/4/15

Hannah Arendt considered calling her magnum opus Amor MundiLove of the World. Instead, she settled upon The Human Condition. What is most difficult, Arendt writes, is to love the world as it is, with all the evil and suffering in it. And yet she came to do just that. Loving the world means neither uncritical acceptance nor contemptuous rejection. Above all it means the unwavering facing up to and comprehension of that which is.
Every Sunday, The Hannah Arendt Center Amor Mundi Weekly Newsletter will offer our favorite essays and blog posts from around the web. These essays will help you comprehend the world. And learn to love it.
_____

Peter Drucker on Asking the Wrong Questions - Hannah Arendt Center ...

www.hannaharendtcenter.org/peter-drucker-on-asking-the-wrong-questions/
Sep 29, 2015 - Peter Drucker offers his views on asking the wrong questions in this week's Thoughts on Thinking.

“The most serious mistakes are not being made as a result of wrong answers. The truly dangerous thing is asking the wrong questions.”
— Peter Drucker, in Men, Ideas, & Politics
(Featured image sourced from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
Peter Drucker’s Biography
Peter F. Drucker was born in 1909 in Vienna, Austria. He was educated in Austria and England and earned a doctorate in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law at Frankfurt University in Germany. A social ecologist, writer, consultant, and retired professor, he has published 41 books. His books on economics, politics, society, and management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37 languages. Coordinated with his writings, he developed a series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s including, most recently, a series of on-line courses on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strategies.
Dr. Drucker wrote a regular column i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or 20 years. He has published articles in professional journals and publications including The EconomistHarvard Business ReviewThe Atlantic MonthlyFinancial TimesForeign AffairsFortune, Inc., and Harpers.
Dr. Drucker received the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the United States’ highest civilian honor, and orders from the governments of Japan and Austria. He holds 25 honorary doctorates from American, Belgian, Czech, English, Spanish, and Swiss universities. He served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from 1955 to 1960.
(Biography sourced from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